金秋十月,值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14周年之际,为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五史”,传承“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增强团员青年的国家认同与历史使命感,马克思主义学院181241、181242团支部于10月23日组织前往辛亥革命博物馆,开展实地研学主题团日活动。
整个团日活动按“规定动作——历史讲解——辛亥密码破译——辛亥记忆集章——情景演绎——活动总结”的流程开展,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内容来提升团员们红色主题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在辛亥革命博物馆门前,181241班团支书许安琪带领全体同学齐唱团歌、重温入团誓词。

图一:181241和181242全体同学
随后,团员们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下沉浸式参观“晚清中国”“革命原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等核心展区。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头响起的枪声仿佛穿越百年,大家透过1800余件珍贵文物、400余张历史照片及多媒体互动场景,回顾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壮阔历程,更看到了新中国成立76周年以来的伟大发展成就,深刻理解了青年强则国强的时代内涵。革命先驱们救亡图存的赤诚初心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跨越时代,遥相呼应,让团员们在历史浸润中更加坚定了立足当下、勇担使命的信念。

图二:博物馆讲解员向团员们讲解历史
接着,在“辛亥密码破译”实践环节,团支书有序发放蕴含革命历史元素的摩斯密码线索卡,各小组破解成功后与对应标志物完成打卡合影即为胜利。

图三:田欣萍同学与摩斯密码对应标志物打卡
在“辛亥记忆集章”环节,各小组完成展区打卡后,依次前往指定点位加盖“武汉红楼”“武昌起义门”“辛亥革命博物馆”等主题纪念章,一枚枚印章以革命地标、历史元素为设计原型,既是对辛亥革命历史场景的生动复刻,也成为青年团员传承红色基因的“青春勋章”。大家展示着盖满印章的卡片与纪念册,让历史印记在指尖流转,让首义精神在青春岁月中熠熠生辉。

图四:同学们集章成果展示
在情景演绎环节,团员们选取“革命志士战前宣誓”历史片段,在鄂军都督府旧址前的草坪上,还原百年前革命先驱“为共和而战”的热血场景。在红砖建筑与苍郁古木的映衬下,将“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以沉浸式表演的形式生动再现,让历史的震撼力在青春演绎中直抵人心。

图五:同学们复刻革命志士战前宣誓历史片段
最后,181242班团支书席海冰向同学们发放纪念明信片,并对本次团日活动进行总结。她指出,从辛亥革命的救亡图存,到新时代中国的繁荣富强,一代代中国青年肩负不同的使命走着同样奋斗的道路,而我们这代青年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接续奋斗,让青春在强国征程中熠熠生辉!
活动结束后,团员们以手写感悟的形式记录收获。团员房柯希在笔记中写道:“站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坐标上回望,先辈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让我深受触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要把这种精神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团员李崇阳则在感悟中提到:“从文物展陈到情景演绎,从情景演绎到文物解读,我深刻体会到红色历史是思政教育的宝贵财富。今后我会立足专业所长,参与更多红色宣讲活动,让‘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在新时代青年中代代相传,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六:团员代表的手写感悟
此次主题团日活动以行走的思政课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让团员青年在实地参观中触摸历史,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当下,不仅深化了家国情怀,更明晰了奋斗方向。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支部将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优势,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务实行动。在深化自身学习与思考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表达与传播能力,努力实现从“学得好”到“讲得好”的跨越,让我们这一代青年手中的红色之声更加响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至此,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本科生十月份主题团日活动圆满落幕。